又倒了,还会再倒吗?
又倒了,还会再倒吗?
近来市区新装交通指示牌屡屡发生倾斜
| |
交通指示牌底座用来固定的2个螺丝已经脱离地面。 江门日报记者 王鼎强 摄 江门日报讯(记者/王鼎强) 昨日,热心市民吕先生向本报报料热线反映,市区江会路发展小学附近路段,一块刚装不久的交通指示牌倾斜了,疑遭人为破坏。“我昨天经过这里时,就发现交通指示牌倾斜了,应该有几天时间了。”吕先生告诉记者,“开始以为交通指示牌是被车撞了,后来看了一下,没有发现汽车刮蹭的痕迹,应该是人为破坏的。” “这里车多、人多,有些好心人把这块交通指示牌扶正,大概因为基座不稳,交通指示牌又倾斜了。”何伯就住在发现场附近,见到记者采访,忍不住说了两句。 “这里有学校,车也多,一不留神,很容易出事,还是赶紧修好比较稳妥。”何伯说道。据悉,这已不是交通隔离护栏第一次遭到破坏。 此前不久,本报已两次报道了相关新闻。 倒了不可怕就怕起不来 交通设施损坏,本来是难以避免的,因而也是不用大惊小怪的。不过,当破坏一再上演,当损毁一直无人理会时,我们就觉得事情不正常了。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仅11月份,本报对交通护栏、指示牌等设施损毁的报道,就有3次之多如果没有记错的话,这些交通设施,都是在创文迎检前后才装起来的,满打满算也就半年时间不到;可是,这些钢铁铸就的交通设施,却在半年内先后“身体有恙”,不时出现“卧”不起。 在这一系列损毁事件背后,我们应该审慎地作一番透视:城市基础设施的建与管,建容易而管不易,何时才能摆脱这种现状?此外,不到半年的基础设施工程,相继呈现出“病态”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如果这两个问题没有搞明白,没有处理好,恐怕还会倒,最后恐怕将会影响到我市创文成果的巩固。 |